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通知公告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5-07 14:12 来源:

人工智能朗读:

  近年来,市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结合医疗保障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引导医保系统干部职工、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群众增强法治观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一)建强领导机制。局党组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全市医保系统普法工作。局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担任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各处室、市医保中心、各分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形成“党组领导、处室协同、全员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奠定坚实基础。

  (二)压实主体责任。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局总体工作计划,制定医保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普法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出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宣传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政策宣传任务要求,层层压实普法责任。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职责和普法重点,设置差异化普法工作平时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监督,确保普法责任制落实到位。

  (三)强化资源保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法治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安排学习培训以及购买印刷法治学习宣传资料等工作。组建“法律顾问+业务骨干+专家学者+执法队伍”普法团队,依托全市医保政务服务窗口及8000余家医保服务e站,构建基层普法网络,实现“政策宣讲到一线、服务延伸到社区”。

  二、深化内部普法,锻造专业队伍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局党组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工作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严格落实局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年度述法等制度,将法治建设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法用法,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进行解读宣讲;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面对面解答群众医保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及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制定医保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学法清单,将《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医保领域政策法规等纳入必修课程,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加强。

  (二)执法人员重点学法。推行执法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制度,督促全体执法人员落实每年不少于40学时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开展年度法治工作专题培训,举办医保基金监管领域法治专题培训系列活动,推动执法人员增强法治素养,提高执法能力。轮番抽调全市医保基金监管执法员参加全国医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以及省内、市内的医保基金监管交叉检查,在实战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组建队伍参加全省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大赛并获医疗机构组集体一等奖、医保经办组集体三等奖,以赛促学提升依法经办能力。

  (三)干部职工全员学法。制定党内法规学习目录清单,将学习情况与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挂钩,推动十九个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做实普法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学法用法考试超600人次,参考率、达标率“双100%”。在协同办公平台开设“政策法规”“工作规范”等学习专栏,在机关走廊建设法治文化长廊,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与深圳大学合作共建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联合高校、医疗机构等开展专业培训,打造高素质医保人才队伍。

  三、多元社会普法,织密法治网络

  (一)落实全过程普法。坚持谁决策谁普法,全过程抓好医保领域政策出台、解读和宣传,将信息主动公开与政策解读工作同步考虑、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在各项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等政策实施前加强综合研判和预期管理,实施后主动引导避免发生政策误读误解,特别是在《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落地过程中,科学把握节奏,认真处理新闻宣传和政策周知的关系,实现政策顺利落地,舆情形势整体平稳。坚持谁执法谁普法,邀请社会监督员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现场开展普法教育;在行政执法、业务经办过程中常态普法,推动十个分局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严格执法监管、即时业务指导,协同行政服务大厅、定点医药机构、医疗保障经办窗口等场所开展政策培训、业务咨询等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群众遵法守法意识。

  (二)做好专项普法。每年4月开展“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地标亮灯、签署信用承诺、线上有奖问答等形式广覆盖宣传,推动“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理念深入人心。每年6月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定点医疗机构举办专题讲座,参加“政民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题访谈,发布异地就医专题优秀宣传作品,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送到群众身边。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与医保惠民”“医保进医院、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扩大医保政策公众知晓率。2021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政策培训会、普法宣讲会等活动近300场,派发宣传资料近35万份,受众超百万人次。

  (三)加强以案释法。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编印《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医疗保障经办行政案件司法裁判文书汇编》。在行政处罚、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过程中,落实工作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件处理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主动公示案件信息,在局官网设立“曝光台”专栏,定期在“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推动以案促改、以案治本,力争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效果。2021年以来,在“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95个典型案例,其中,某中医馆骗保案被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转发。

  (四)抓好阵地建设。打造矩阵式普法宣传自媒体,依托“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开设“医保知多D”“医保医疗携手行”等特色专题,发布政策解读推文;通过微信视频号发布《医保的钱是怎么被骗的》等警示教育视频短片,并转载至“深圳普法”公众号。2021年以来,累计发布1415条推文、142条视频,单条视频最高观看量超14万人次,其中,“医保价格通”经验做法获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刊发推广,并在深圳卫视《第一现场》栏目播出。优化门户网站建设,开设“医疗救助”“数据发布平台”等7个专栏,累计发布政策推文超万条。积极对接南方日报、深圳卫视、新浪财经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医疗救助、罕见病保障、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切实提高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创新普法路径,增强普法实效

  (一)开设直播讲法。打造“云上普法”新场景,通过“企业微信直播”小程序,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绩效考核直播解读,吸引超万人次观看。通过“民心桥”“政民通”等28期在线访谈,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政策进行实时答疑解惑。组织宝安分局参加宝安融媒《民生访谈》电台栏目,组织龙华分局参加龙华区“政务+直播”节目,同步在“i深圳”视频号、“凤凰新闻”App等平台播出,共吸引57.1万余人次观看,点赞超43.6万次,互动超7000次。

  (二)推进数智赋能。将医保“智慧助手”全面接入DeepSeek与腾讯混元双AI引擎,并同步接入深圳医保公服系统、各大医院办事系统,打造智能问答与业务办理双向贯通的医保智能客服,不仅能快问快答医保知识,更能直接办理近百项医保业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贴心智能的“问办”服务。上线以来,日均回复咨询近万条,群众满意率达98%,相关做法获《科技日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

  (三)强化双向互动。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医药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针对不同服务群体需求特点,组建“医保暖心政策宣讲团”“医保讲师团”开展政策宣传。畅通群众建议反馈与互动渠道,组建“舆情哨兵”队伍,关注社交媒体平台涉医保信息,常态化跟帖引导、宣讲医保政策。落实民生诉求“每周一议”,将群众合理诉求和政策疑问作为完善政策、加强普法的重要参考。坚持“开门办医保”,组织6期“代表委员开放日”活动,邀请6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反馈,针对医保政策制定、服务管理等进行普法宣传和沟通交流,获得广泛好评。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医保领域普法宣传质效。

相关附件

相关数据解读

主办: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电话:12345
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2038号海天综合大厦9楼
备案号:粤ICP备19043933号-1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150号网站标识码:4403000091

打击欺诈骗保举报邮箱:
dajiqizhapianbao@shenzhen.gov.cn
打击欺诈骗保(行政执法投诉)电话:
电话受理时间:
9:00-12:00,14:00-18:00(工作日)